痤疮伴发肌肤敏感,又痒又痛怎么办?
2023-11-10 11:44:27
痤疮是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为主,会对患者的面部外观有明显的影响,痤疮患者常常会伴发肌肤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在接诊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自述自己的面部皮肤出现了发红、灼热感、刺痛、瘙痒或紧绷感的原因。有数据显示,痤疮患者中接近1/3的人存在肌肤敏感。那么,要如何应对、缓解痤疮伴发肌肤敏感的问题呢?
如何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肌肤敏感?
一般情况下,若患者具备灼热、阵发性发红、刺痛、瘙痒、紧绷感,伴或不伴有持续性红斑,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或不能耐受普通护肤品,可初步判定为肌肤敏感。
中医是如何认识肌肤敏感的?
肌肤敏感多散见于中医典籍中,并无专门条目记载,如“面游风”、“粉花疮”、“面痒”等与肌肤敏感类似。《外科启玄》中曾记载:“有生粉花疮者,其面生窠,其痒难耐,此因风热犯肺,或绞面后风邪外袭,遂起粉刺,湿热之邪作祟也。”
肌肤敏感的病机多因为素体禀赋不足,或在面部不恰当的使用外用药物或化妆品致风湿热毒或药毒蕴于肌肤,使毒邪搏结于面部肌肤,出现面部红斑,热盛则面赤,湿盛则面部肿胀、易于渗出,邪入脉络,故见毛细血管扩张;病程日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则面部脱屑;余热未净期,面部淡红斑可持续存在。
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痤疮伴发肌肤敏感呢?
6.肌肤干燥、油脂分泌减少
中医如何诊断肌肤敏感?
针对肌肤敏感的不同时期及其特点,可将肌肤敏感分为:
●血热期:以面部弥漫性潮红、灼热和瘙痒为主,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舌红,苔黄或薄黄,脉弦、数、滑或弦滑。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兼以疏风,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湿热期:以面部潮红、肿胀,绷紧感,或有渗出、黄痂为主,伴痒,舌红或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滑,治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血虚风燥期:面部淡红斑,皮肤干燥,轻度绷紧感或无,灼热感不明显或无,少许脱屑,伴或不伴瘙痒,舌红或暗,苔薄白,脉弦、涩或弦涩,方用养血润肤饮。
●余热未净期(肌肤敏感恢复期):面部淡红斑,少量毛细血管扩张,灼热感或瘙痒均不显著或无,面部淡红斑持续存在,舌淡红,苔白或少苔,脉沉或细,治以养阴清热,方以青蒿鳖甲汤加减。
如何避免痤疮伴发肌肤敏感呢?
3.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4..注意防晒(物理防晒很重要!)。
“痤疮伴发肌肤敏感”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受大家重视,但要注意不能自行盲目处理,一旦处理不善,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因此,出现肌肤敏感的患者建议尽早至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参考文献:1、何黎 重视痤疮并敏感皮肤.[J].皮肤科学通讯.2022.39(1):70-72.
·END·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